墨坛文学网www.mtwxw.com

医学院打开了手术的大门。

军伍之中,断肢再续乃是神迹,可以保住很多人的一生。

不过,当前的技术并不成熟,还有许多地方需要研究。

董宿也没有在招生的事情上纠结太久。

现在,董宿算是新医学的开山人了,军伍也是百姓,更何况,当前的大明,军人优先,赋予军人荣誉,是圣人的政策方向。

“是,陛下。”

董宿刚要开口继续说什么,就看到有黄门小跑着过来,随后兴安迎了上去,低头听了几句,就对朱祁钰轻声道:“陛下,恩荣宴那边,出了点小事情。”

闻言,朱祁钰挑了挑眉,问道:“直说。”

原本要抬腿走远点的董宿,默默收回了抬起的脚。

“新科状元柯潜,不想入翰林,想到地方锻炼,连带着,有不少进士附应。”

兴安低着头,看都没看董宿一眼。

“这不是好事吗?”

朱祁钰挑眉,本来现在大明地方就缺人,将人派下基层,上山下乡,体验民情,又是人家自愿的,肯定是好事。

读书人,书读久了,脱离了百姓,自己束之高阁,这并不是好事。

兴安被朱祁钰这么一回应,也有点不知道怎么回答了。

让进士先入翰林,不仅提高了翰林的地位,也是让读书人和百姓区别开。

这里面有一套完整的体系在运转,一旦没有了这种差异化,那书不就白读了吗?

堂堂状元,不当老爷了,那其他人要如何自处?

很显然,朱祁钰没有意识到这一点,毕竟,这也不是真正的上山下乡,不过是让读书人下基层而已。

“陛下,依照惯例,新科进士是要入翰林院的。”

兴安有心提醒道。

“不入翰林会怎样?”

朱祁钰则是好奇反问道:“状元有勇气,有魄力,连带诸生皆有想法,那为何还要强行让其入翰林?”

兴安很识相的闭嘴,这种约定俗成的东西。

作为是培养储备干部的地方,入翰林才是正途中的正途。

但是,这些必须在皇帝认可的前提下,若皇帝不认可,那么所谓的正途,就无关紧要了。

因为如此,兴安就没必要再说了。

“告诉王直他们,若进士想入地方,以南北对调的方式,给他们安排主事的职位。”

朱祁钰见兴安没有再出声,便自顾自继续说道。

“是,陛下。”

兴安领命后,就让人去礼宾司通知王直。

一旁的董宿听完全程,忍不住叹气。

“董院何故叹气?”
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