墨坛文学网www.mtwxw.com

朝堂之上的辩论虽暂告一段落,但大云国的变革才刚刚开始。伊洛与李从嘉深知,要想推动科举改革,还有很远的一段路要走,但至少已经迈开了第一步。

在接下来的几日里,伊洛召集了一群有识之士,包括罗太傅、陆文轩等在内,共同成立了一个革新小组,专门负责科举制度的详细规划。他们在“革新署”衙门一间幽静的书房内,围坐在一张宽大的红木桌旁,开始研讨科举考试的有关事宜,面前的桌上铺满了地图和文书。

“各位,科举改革关乎大云的未来,我们必须谨慎行事。”伊洛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,她的声音平静而坚定。

罗太傅捋了捋胡须,沉声道:“长公主所言极是。我们必须制定出一套既能保证公平,又能照顾到各方利益的方案。”

陆文轩也点头表示赞同:“不错,我们可以设置一些特别的条款,比如对世袭贵族的子弟适当给予优待,使他们能够积极报名参与科举考试。”

他们讨论了如何平衡旧有世袭制度与新兴科举制度之间的关系,提出了一系列逐步过渡的方案。这些方案包括了对世袭贵族子弟的特殊考核、对平民子弟的鼓励政策,以及对科举考试内容和形式的改革。本次科举考试,书面试题与现场答辩各占一半比分,主要考学子们文化素养、现实中遇到问题的应对处理能力,同时还增加一项额外的考核,就是道德素养考核。而最后一项是由考生当地县府衙门来负责。

各地衙门可以推荐优秀的学士来参加科举考试,并且对其有推荐之责。也就是说某县衙所推荐的考生人品道德有问题,那么这个县主要承担连带责任。

与此同时,伊洛还联合礼部尚书范立岳,将大云即将实行科举制度的消息编发成各种信息,分发到各州县。范立岳是个精明能干的官员,他深知这一改革的重要性,因此不遗余力地支持伊洛。

消息一出,整个大云掀起了大波澜。毫无意外地,各地舆论一分为二。那些世家大族、官僚土绅们毫无悬念地出声反对,他们聚集在茶馆、书院,议论着这一改革将如何触动他们的利益。

而更多的儒家学者、开明官员及普通百姓都拍手称快。得知第一次科举考试将在秋季开始,纷纷打探如何报名。在街头巷尾,人们热议着这一消息,许多有志青年开始准备应试,希望能够通过科举改变自己的命运。

与此同时,皇帝李从嘉也下旨,要求各级官员对包括科举制度在内的革新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。这一举措在朝野引发了广泛的讨论,许多官员开始意识到,改革不仅是大势所趋,更是自己展示忠诚和能力的机会。

在朝堂上,官员们纷纷上书,提出自己的见解。有的官员建议加强对科举考试的监管,以防作弊;有的官员则提出应该增加科举考试的科目,以更全面地选拔人才。

而赵守恒和李慕白等守旧派人士也逐渐认识到,全面反对改革已非明智之举。他们开始考虑如何在保持自己利益的同时,支持一部分改革措施,以求在新的政治格局中保持影响力。

赵守恒在自己的府邸中,与几位心腹商议着对策。他沉声说道:“我们必须接受现实,改革已经势不可挡。但我们可以在改革中争取到自己的利益,比如争取到世袭贵族子弟在科举中的优待。”

李慕白也点头表示同意:“不错,我们应该主动出击,提出一些好的改革建议,让那些毛头小子们看看,我们这些元老是名至如归的。”

渐渐地,守旧派开始转变思维,他们不再全面反对改革,而是试图在改革中找到自己的位置,以求在新的政治变革中保持有足够的影响力。

在这场变革中,大云国的每一个人都在寻找自己的定位,无论是支持者还是反对者,他们都在这场大变革中思考着、转变者,慢慢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。
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